我国近现代防水发展史
来源:http://www.ynybfs.com/news/130.html发布时间:2019-11-12
我国防水发展的近现代历史可定位于从1840年延续至今,防水主要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(适应环境和气候变化)的需要。
从1840至1949年,我国虽经历列强人侵与数次战争灾难,但在特定环境下,诸如洋务运动,沿海城市特别是上海,汇集了世界不同时期、不同风格的建筑特色,复制、嫁接并荟萃了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。例如高达83.6m、坐落于上海南京西路的24层(其中地下2层)国际饭店,近半个世纪以来是上海的第一高楼,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楼板,防水技术也采用当时西方的防水技术。
从现有历史资料得知,包括上海国际饭店、百老汇大厦、兰心大戏院等著名建筑的屋面与地下室,都采用了当时较先进的防水材料,而农村地区和内陆地区依旧延续古代的传统防水办法。
我国建筑防水发展阶段都离不开"文明、进步"与"创新"的关键词。从远古时代的泥土建筑到古代的土木结构、砖木结构及近、现代社会才使用的混凝土、钢筋混凝土、砖混结构及钢结构等,每一次房屋结构的变化,都推动了防水新材料、新技术的发展;而每一项防水技术的进步或每一个优秀防水工程的诞生,也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。
另外,当时一些高档里弄建筑的瓦屋面,其防水、防潮的垫层也均采用1层或数层柏油纸(即沥青制成的油纸)。特别是1947年上海万利油毡厂(即原上海油毡厂)建成,生产了月星牌油毡,长期以来还远销东南亚各国,成为我国自主防水品牌的一个骄子。
在防水技术发展的各阶段,在肯定历代工匠贡献的同时,也不得不提到一些建筑大师和领军人物的作用。20世纪90年代仍在使用的传统沥青防水卷材,虽然防水性能远不如现今的新型防水材料,但由老工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叠层防水施工工艺,老一辈防水专家合力攻关研究创造的具有我国特点的"排汽屋面",以及治理此类卷材屋面质量通病的配套技术等,使一些重点工程的卷材屋面平均使用寿命达到20~30年;论述这方面的有关技术文献沿用至今,仍有重要参考价值。从1953年开始,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,受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,房屋结构均以平屋面、预制装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主,屋面及地下室均采用叠层沥青油毡与沥青胶组成的防水层,且几十年不变。
1978年改革开放后,通过引进吸收、自主创新,我国防水材料才打破了沥青油毡一统天下的局面,各类防水材料取得了突破性发展,并完成了一批高难度的国家重点防水建设项目。随着我国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与社会进步,防水的作用与重要性大大超过预期,建筑防水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日俱增。
以上就是我国的近现代防水史。
- 昆明防水怎么选择优质厂家2023-11-20
- 优质的云南防水工程有什么特征2023-11-13
- 昆明防水材料施工前要清理干净吗2023-11-06
- 昆明防水卷材的预防措施是什么2023-10-30